會罵人的般若經  獨自沈吟  修行問答  禪法釋疑  禪生活信箱  禪堂講話


信佛人

(編者按)2001年5月信佛人因偶聞非佛教徒的友人的感歎與建議,故增闢此一專欄,除擇期回答十方佛友有關修行之問題,並盼能充作「仰望佛法之解脫,卻不得其門而入的現代人」,一個簡易可行的借鏡。

[第一問 初學入門]

問:佛教是什麼?我想了解佛教,應如何入門?

答:我推薦你讀法鼓山聖嚴法師的《正信的佛教》《學佛群疑》兩本書。書中應可以滿足一般人對佛教的好奇與疑問。

在此簡要的說,佛教是「大覺者對世人的教化」,或者略說,佛教乃「教導世人智慧與解脫的宗教」。至於應如何入門?本來,傳統的說法,是要先去佛寺受三皈依。但由於當前寺院道場清淨或不清淨、住持是否具備戒德梵行,不一而定,使得其妥當性讓人有所保留。因此,我認為有意了解佛教或入門學佛的人,先不急於皈依,而可以從閱讀佛書作為開始。

佛書的種類,初步我推薦三類:(一)現代白話文佛經;(二)素有德望、清望的出家法師或在家居士的著述(包括錄音帶);(三)現代學者有關佛教、佛學的學術著作。

以上任一類,內容都十分豐富,非常具有學習與參考價值。

問:如何判斷一位出家法師或在家居士有沒有修行?

答:這件事可說難,也可說易。

難的原因起碼有兩項:

(一)佛教的修行,層次分好幾十種,問「有沒有修行」,太抽象廣泛了,不夠精確。

(二)有或沒有,當事人最清楚,一般人由於沒有深入接觸、深入觀察的機會,不容易了解。

容易的原因只說一項:

法師和居士縱然是宗教師,卻也都是人。你應先以「常人」的標準來衡量他。例如,這位宗教師他會不會說謊?處理事情有沒有私心、公正不公正?分析事理是否客觀、是否情緒?面對大眾神態是否大方、自然?與人獨處是否莊重?以及你跟他交談往來,是否給你誠懇、尊重、富同情心、同理心的印象?

以上,如果你不確定,那就先不要認定他是修行人。因為連人格都可能有問題了,又怎麼可能會是佛教的修行者呢?應留待日後再慢慢觀察。

不過,對於想入門學佛的人,我覺得這不是大問題。理由是,佛教告訴我們要「以法為師」;而且儒家孔子也說:「三人行,必有我師焉。擇其善者而從之;其不善者而改之。」只要我們勿迷信、勿盲從,多聽聞十方善知識的開示,多閱讀不同的佛書著作,時間一久,自然會培養起「擇法眼」,能鑑賞、也能選擇自己信服的法師或居士與之親近參學。 

問:「修行」是什麼?應從何處開始「修行」?

答:佛教各宗各派對「修行」二字的解釋,詳簡輕重各有不同。不過,大體上,「修行乃修正不如法的身口意行為,使之契應佛陀精神,以達至悟道解脫。」應是古今一切大德共許的定義。因此,有意從事修行的人,最好先對這一定義有明確的認識,如此在眾說紛紜、人言言殊的修行環境裡,將不致迷失方向或落入旁門左道不自知。

唯,上述簡短的定義,初學者還是不易明白,茲簡單說明:

「佛陀精神」和「悟道解脫」,在佛法上仍屬高層次的議題,初學者對它很難有深入的認識。但只要約略了解「佛陀是無我無私、大慈大悲的覺悟者」,以及「古今許多佛弟子,他們經由修行,最後都悟道解脫了。而我們只要努力,也都有悟道解脫的一天!」也就可以了。「修行乃修正不如法的身口意行為」,才是此處說明的重點。

從佛法說,行為有身體行為、言語行為和意念行為三種。一個人是佛、是魔?是聖賢、還是凡夫?並無其他任何因素,概全部決定在他們的行為。所謂修正「不如法」的行為,初學者或仍感到抽象。這是難怪的,因為「如法」「不如法」同樣屬歧義、高層次的佛法問題。但我們起碼應該相信,並且也是事實——儘管我們暫時不懂高層次的佛法問題,但我們生於中國,久受融合儒家、道家、佛家思想而成的中國文化所薰陶;加上父母師長的培育;現代社會多元知識的吸取;生活中待人處事所累積的經驗……,事實上,我們不是一張白紙!我們相當具有分辨是非的能力,和了解聖賢哲人所該具備的品格與修養。換句話說,如果我們想「悟道解脫」,成為「佛陀」,眼前我們已有努力的明確目標——那就是先讓自己成為人格潔淨、意志堅強、洞明世事的仁人君子。

孔子說:「登高必自卑,行遠必自邇。」又說:「其所厚者薄,而其所薄者厚,未之有也!」雖然我們暫時不知佛教的境界,也不知悟道解脫的內容,但成佛作祖,至少總須有和世間君子一樣的道德操守與成熟心智吧!如果連世間君子的修養都不及,那麼侈談什麼修行學佛、悟道解脫呢?

總的說,「修行」即是「修正身口意行為」;「修行」應該首先從學做人,學做一個智、仁、勇兼備的君子開始。當學佛的人願意切實去做,從已知的鄙劣身心改造起,則他心中將充盈踏實感,他身邊的眷屬、同事、友人,也將感受並稱歎信仰佛教對人的實際益處!我說,此人是大乘佛教根器!是善學佛者、善修行者!

問:如果只是這樣,那麼學佛和學孔孟之道有什麼差別?

答:孔孟和佛陀之道,它們的差異乃在高層次的地方;在一般待人處事和智、仁、勇的道德修養上,幾乎是相同的。就好比攀登「喜馬拉雅山」,孔孟和佛陀他們所處的高度位置是一般人難以瞧見的,但可確定的是,登山者繼續往上爬,所走的每一腳印,都功不唐捐。

其次,初入門者,一方面從學做仁人君子開始,在日常生活、待人處事中,切實修正自己的「身體行為」和「言語行為」;另方面,如前問所答,廣泛閱讀所推薦的三類佛書,俾以豐富佛學知識,開拓哲理視野,分享與品鑑古今高僧大德的生命智慧、高志潔行——而此,已然實際從事「意念行為」的淨化工作了。

所以,如此之入門學佛,它和學習孔孟是略有不同的。

問:如果就這樣開始學佛,是否還有其他須注意事項?

答:初學佛是以釐清觀念、提昇人格、淨化心靈為重點,而這些重點的顯著改變,有賴時間的溫養,非一蹴可及。我對初學者的補充建議是:(一)要多讀書、多觀察,對許多不懂的佛教問題不必急於下結論。孔子說:「多聞闕疑,慎言其餘,則寡尤;多見闕殆,慎行其餘,則寡悔。」我們應暫時擱置有疑慮的部份,僅就已確定的「真理」的這一部份,先努力實踐,如此則是理性又踏實的學佛方式。(二)「獨學而無友,則孤陋寡聞。」同道友人往往可成為借鏡,讓我們更看清自己的各種樣貌。俗話說,「三個臭皮匠,勝過一個諸葛亮。」有人可討論、可商量,往往會讓紛亂的思緒獲得意想不到的靈感!勝過讀幾個月的書。所以,初學佛者值得以誠懇謙恭的態度,主動、積極地尋訪可以深刻談心的對象——倘有心,這樣的對象不難找到。一旦找到的話,雙方都會是學佛路上有福報的人。

問:依您所知,向什麼地方去尋訪最為便捷?

答:坦白和真誠是最重要的。只要有一顆誠實的心,自我要求絕不謊言虛言,很多人都會喜歡和你做朋友——因為他們同樣處於道德淪喪的資本社會,他們同樣渴望逢遇真摰深情的友人。


[第二問 禪定的修習]

問:學佛是不是一定要「靜坐」?靜坐在學佛路上的價值意義是什麼?

答:高階學佛必須有禪定力,如果沒有相當的定力,修行很難臻至上乘的境界。由於採取「靜坐」的方式,比較有利於修習禪定,因此若說「學佛一定要靜坐」,大體上是對的。

靜坐的意義在於方便攝心、易於入定,以及清晰穩定地進行高度抽象的思考。如果沒有靜坐的良好習慣,不僅很難具備定力,思考也不易集中專注,在「禪定波羅蜜」和「般若波羅蜜」的修習上,均會產生力不從心之嘆。

問:為什麼說「很難」臻至上乘境界,而不說「不可能」呢?

答:「禪定」對悟道解脫的實際價值,在佛教來講,不僅是重要的教理問題,同時也是涉及佛教各宗各派的修證經驗的問題。初步可作這樣的回答:

「禪定」一詞有傳統的定義,也就是「四禪八定」。也另有針對一般人的散亂心,並不利於敦品勵德、內省自心、沈思法義,而說的禪定——此處的禪定,其定力水平不及四禪八定,但無論依經論,或依古德的證言,以及個己的經驗,都確定不及四禪八定的定力,同樣可以斷惑證真。

由於「禪定」是個歧異詞,所以佛書讀多的人,會發現一個現象:有些經論典籍會強調,如果沒有禪定,絕不可能引生無漏慧;相反的,也有主張「道由心悟,豈在坐耶?」強調的是當下現觀的智慧。之所以有兩種不同的說法,實是表面的分歧而已,如果深入研讀佛書,或是細心體察古今較具公信力的修行者的看法,當會發現:四禪八定不是悟道解脫所必需,但發起無漏慧確實須要某種程度的禪定力。

由於禪定的定義,有上述的表面分歧,為了避免聞者陷入偏執,故說「很難」,不說「不可能」。但倘若定義已經很清楚,則可以明確地說:「四禪八定不是悟道解脫所必需,但發起無漏慧確實須要某種程度的禪定力」。

問:佛教經論典籍中有關禪定的價值意義,兩種不同的說法,是否可以引文舉例?

答:學佛道上「行起解截」,我已經很久不再是博聞強記之人了。但我為自己說的話負責。你可以多多閱讀藏經,包括大正藏和卍字續藏,應該不難看到類似的聖言量。

問:如果我想實際修禪定,您建議我從何處下手?

答:首先要清楚「我修禪定的動機是什麼?」如果自省純粹是為了增長人生智慧或趣向悟道解脫則可;如果內心深處摻雜有其他動機,例如擁有超能力、與「佛菩薩」溝通、感覺靈敏可以炫耀他人、身體會充滿磁場、引發氣功……等等,如果摻雜這些的話,則易走入「美麗險厄的歧途」,不值得鼓勵。

問:何謂「美麗險厄的歧途」?如果神通、特異功能是科學事實,以及以強健身心為動機,為什麼不值得鼓勵?

答:就佛法談佛法。我們不可忽略佛教的思想是立基於五蘊苦、空、無常、無我的「緣起論」;佛菩薩、祖師大德的解脫境是以契應緣起的無我智為要因。倘若我們要學的是佛法,則不能不警惕諸行無常、身命危脆,並且在警惕中,時常以緣起為念,意欲信解之、現觀之。

「美麗險厄的歧途」是因為那些摻雜的動機縱然如願,也和悟道解脫無關,甚且有所妨礙!理由是:(一)人類痛苦的主因是渴愛,而佛法的精神要旨乃在「放下」——放下種種自我概念,無論是邪惡,還是真善美的,只要有「自我」的成份,都要放下。而以神通、特異功能,乃至強健身心為動機的修習,都是一種「增益」行為,它和「放下」的精神是背離的。在追求正覺的路上,學佛人禁忌的是,動機不純、用心不專,一旦犯禁,絕無與涅槃相應的現量智慧生起之可能。然則,「人身難得,佛法難聞」「一失人身萬劫難」,故說「歧途」。(二)古德云:「不怕活不成,只怕死不了。」意思是說,人類的貪婪渴愛極其深重,剪不斷理還亂;可是卻有人無知於這個事實,對世間尚未死心,就杞人憂天顧慮大死一番後如何展現大機大用和普度眾生的事,但其實只是增長我見我執而已!神通、特異功能、強健身心的氣功,其本身並非不好,相反的,這些都是「真如法門當中的一法」,不僅內涵極為深邃,且對人類福祉有特殊的卓越貢獻。但是,正由於它是深邃的,所以沒有高人指導的話,每易產生身心的不良副作用;同時,除非專心一意長期學習,否則也很難入其堂奧。而之所以對修行人形成障礙,可以《論語》的一句話說明:「雖小道,必有可觀者焉,致遠恐泥,是以君子不為也。」相對於生死大事,神通、特異功能和氣功應算是小事,不值得花上太多時間。尤其「人心惟危,道心惟微」,在長期修煉這些的過程,權力和虛榮的慾望,又有幾人真能自惕與克制呢!

問:這樣是不是說,學佛的人都不可以修煉神通、特異功能和氣功?

答:(待續) 


義學與修證並重,方能為中國佛教注
入活水源頭,延續漢傳佛教之慧命。

[回「信佛人修行問答」頁首]
[回首頁]